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把禁航區解釋成「你禁飛,但我照飛不誤」,未經授權就轟炸利比亞,先宣布不動用地面部隊,現在又稱未禁止其他國家動用地面部隊,確實頗精於算計。當然,歐巴馬從沒說格達費是敵人,但西方以軍力介入阿拉伯國家內戰,再怎樣巧言矯飾,也改變不了入侵的實質。
西方不理會巴林以及葉門鎮壓平民,雙重標準已被拿出來檢視。更早,盧安達屠殺了幾十萬手無寸鐵的平民,美、英、法忙著撤僑,未聯手動武,尋思緣故,盧安達沒有石油!
住在加州時,認識不少越南人,越南朋友掩不住對他們的戒心,溫煦的老一輩有說不盡的恐怖記憶,舊居在空襲裡付之祝融,美國軍機從天上掠過,樹木葉子掉光、雞死光、狗死光,人碰了井水就得皮膚病!
現在,法國殖民者重回利比亞,自稱「民主鬥士」,世界為了利益而分裂,可是,以武力決定其他主權國家領袖的去留,是否算西方民主的核心?而當年,法國那些抨擊布希伊拉克政策的人,現今如何自圓其說?難怪,紐約時報的評論要反諷布希和歐巴馬「都站在歷史同一邊」。
在飛彈四射的晨光裡,也有壞利比亞人愛上好利比亞人,共騎白馬,奔向未來。畢竟,政治的荒誕,不應由平民承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