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诺贝尔和平奖又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诺贝尔先生设立和平奖的时候,是诚心诚意地期盼世界和平的,或许,这个和平奖的初期,还是为了世界和平的,多多少少是要给设立者一些面子的,毕竟是拿着人家的钱办事情的。只不过逝者已矣,时间长了,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的,人性之善恶,潜伏的久了,终会暴露,而暴露的早晚,考量的就是卑鄙无耻的程度罢了,试看现在的诺贝尔和平奖,已经明目张胆的是不要和平或者是对于战争贩子的褒奖啦。
        去年的诺奖,奖给了一个中国的囚犯,热议了很长时间,和平奖的目的应该是和平而不是民主自由人权吧,而民主自由人权的背后就一定是和平吗?如果是也就算了,但是残酷的现实不断地告诉我们,民主自由人权的背后一定是不和平的,甚至是刀光剑影,生灵涂炭的。现在的中国,任谁都看得出来是稳定的,是和平的,肯定不是动荡的,国家越来越发展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温饱越来越小康越来越幸福,所以,当这个诺贝尔和平奖沦为民主自由人权的推手的时候,似乎就是要打断中国那一种不断向上的发展趋势,狼子野心,已经不是诺贝尔先生的那一颗心了吧。或者说,如果诺贝尔先生健在的话,这个和平奖或许是要奖励给为了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中国共产党的啦。难道不是吗?中国的稳定和平,不仅仅是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人民的福音呢。
    所以,中国和平稳定的现实,已经狠狠地抽了诺贝尔和平奖一记响亮的耳光,现在之所以说这个奖项又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就要说及前年的获奖者了。是谁呢?这个世界上最最民主自由人权的美利坚合众国的黑人总统奥巴马啦。
    奥巴马先生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重要的不是他要在任期内推动从伊拉克撤军,从阿富汗撤军,主要还是因为他为全世界描绘了一个无核世界的梦想。当诺委们还沉浸在这个梦想里面的时候,日本的核危机已经在悄悄地污染全世界了。而为什么地震海啸频发的日本如此这般大力发展核电事业,又在核电设施遭遇地震海啸的初期遮遮掩掩,其中遮掩的难道没有追求有核日本的梦想吗?而拥有核武器的梦想,难道不是每一个无核国家的追求吗?如果不是超级大国们的核威慑,还会有这样的追求吗?
    核不核的,就不说了,就说今天,美国将空袭利比亚的指挥权正式移交给了北约组织。也就是说,在今天之前,别看法国在空袭利比亚的事情上,上蹿下跳,其实还是美国在主导着本世纪刚刚十多年就已经的第三场针对阿拉伯世界的战争。和平奖与战争发动者或者主导者应该是驴唇不对马嘴的,而之所以对上了,还是要归功于那个扯淡的民主自由人权吧。如果说伊拉克战争是为了至今还没有找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阿富汗战争是为了反恐的需要,利比亚战争就是实实在在地为了民主自由人权了。卡扎菲是独裁专制的,利比亚反政府组织就一定是民主自由人权的吗?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东西,狂轰滥炸,血肉横飞,利比亚战争的目的其实谁不明白呢?所谓的人道主义危机无非就是人道主义危机的最好借口罢了。
    美国人自己就说,美国总统更善于发动战争而不是结束战争,但是作为和平奖得主,奥巴马先生显然没有过多地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利比亚的人道主义问题,民主自由人权的奥巴马总统在决定发动战争的时候,甚至连美国参众两院的意见都没有听取,而且即便是伊拉克的正规战争结束了,阿富汗战争远远没有完结呢,此时此刻的利比亚再燃战火,难道不是狠狠地抽了诺贝尔和平奖一记响亮的耳光吗?移交战争的指挥权又能如何?内里乾坤,学问大啦。
    民主自由人权或许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好东西要看谁来使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实已经一再地告诉我们,民主自由人权一旦为洋人所用,就等于是卑鄙无耻,泯灭人性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